手工艺人将敷釉后的铜胎放入炉内烧制。 高雷 摄
杨燕查看铜胎画珐琅烧制后的效果。 高雷 摄
景县铜胎画珐琅工艺中的敷釉工序。 高雷 摄
手工艺人正在绘制铜胎画珐琅。 高雷 摄
景县铜胎画珐琅手工艺人在进行上彩工序。 高雷 摄
杨燕在指导徒弟进行制作铜胎画珐琅。 高雷 摄
杨燕正在进行创作。 高雷 摄
景县铜胎画珐琅作品《景州神韵》。 高雷 摄
夏日,走进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一家工艺美术烧瓷厂,铜胎画珐琅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杨燕正忙碌在各个工位指导手工艺人创作。
据杨燕介绍,铜胎画珐琅又称“烧瓷”,是将铜质胎体经制胎、敷釉、彩绘、烧彩、抛光等几十道工序烧制而成的金属工艺品,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制作中,需要熟练掌握各种金属的拉伸延展度、熔点、密度、氧化度和颜料的配比、勾兑、融水融油性等特性,完成一件成品一般需要10余天,复杂的甚至要3个多月。
景县铜胎画珐琅技艺于2013年入选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品一直沿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多以仿古为主,有瓶、盘、碗、罐、香炉、挂屏等大件小件达上百种,图案以花卉、竹石、民俗风尚等具有民族特点的题材为主,主要销往北京、广州等10余个城市和地区。(文/崔志平 卢增晖)
林孝埈接受采访。李骏 摄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李赫)11日,正在国家短道速滑训练营参加集训的林孝埈接受了媒体采访。他用中文介绍了手术过后的恢复情况,并透露,自己每天都会学习中文。
今年5月29日,林孝埈度过了自己27岁的生日。他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表示,为了参加米兰冬奥会,他选择了第8次肩膀修复手术。林孝埈激动地说:“滑冰!!!这一件事,是我的人生,是我的全部。”
“因为及时专业的指导和预判,恢复期比常规康复时间提前了2个月。6月会提前回到我熟悉的冰场。”林孝埈当时这样写道。
林孝埈接受采访。李骏 摄
今天(11日),当被问及术后康复情况时,已经恢复训练的林孝埈用中文回应说:“我现在肩膀每天进行康复,然后大家一起训练。”
随后林孝埈详细介绍说,从手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通过康复训练,(肩部情况)对于他的滑冰训练已经没有任何妨碍。在比赛到来前的这段时间,他会全力以赴。
新赛季赛程密集。林孝埈表示,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参加八场比赛,还是两场比赛,他每一场都会全力以赴。
这次采访中,林孝埈用中文回答了部分问题。他透露,自己每天都会学习中文:“有中文老师,每天一个小时中文学习,慢慢(学)。”
林孝埈接受采访。李骏 摄
虽然刚过27岁,但在如今的训练营中,林孝埈已是教练口中经验丰富的老将了。他坦言,作为一名老队员,自己会把经验告诉给后辈,尽力帮助大家。
林孝埈补充说,队里还有其他同样拥有丰富国际比赛经验的队员,自己会和他们一同努力,把成绩变得更好。(完)